作者: 瀏覽次數:2121 發布日期:2017-12-08
勞動力逐步從供大于求轉向供小于求,伴隨而來的就是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,未來中國制造業人口密集型的產業模式難以為繼。而自動化設備能夠確保高水準、高質量、高效率地完成產品的制造,特別是能替代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,因此,裝備自動化勢在必行。
制造業“機器換人”需求旺盛 裝備自動化勢在必行
近些年來世界各地的智能制造產品都在大肆的發展,各種智能制造體統規劃以及試點大規模開展和落實。資本政策兩方助力,“機器換人”行動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。但在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、產業轉移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,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壓力陡增,如何讓工業機器人走進更多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一個亟待破解的難題。
自2013年開始,中國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,制造業“機器換人”需求旺盛,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快速增長。CRIA和IFR的數據顯示,國產工業機器人在一般制造業的銷量占比未顯著落后于外資,且在個別領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。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成為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。預計2017-2020年,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均銷量預計為15萬臺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%。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比例預計從2015年的27%提升至2019年的39%。
目前全球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55,而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21,遠低于日韓德美等發達國家,另外,在智能制造背景下,“機器換人”政策不斷落地,未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。
對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來說,應用層面拓寬以及國產替代率成為兩大利好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。應用層面拓寬來看,除3C、紡織服裝等行業外,新能源汽車、食品飲料、光伏、教學等行業,也都是機器人使用的領域。
從國產替代率上看,華泰證券研究報告顯示,abb、庫卡、發那科、安川等國外巨頭,在中國市場份額超過60%,六軸以上多關節機器人份額超90%,具有顯著的壟斷優勢。在此背景下,掌握核心技術將是國產機器人崛起必經之路。
在國家政策層面,工信部、發改委、財政部聯合發布了《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(2016—2020》,目標為5年內形成比較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。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,促進中國制造業的發展,增強中國的競爭力時不我待。
無論是機器人發展還是整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都還在發展結果,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。首先,要在關鍵基礎技術上繼續突破。其次,要繼續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共享模式的發展,比如共享生產、設計、設備乃至研發能力。此外,企業內部的工業技術與外部的信息技術需要不斷融合。
未來幾年,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,特別是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和摩托車行業的快速發展,工業機器人的裝配量將會穩固上升。此外,我國的建筑業、采礦業、鐵路和公共建設、水力工程建設和工程機械、建筑機械市場的擴大也將對工業機器人產業起到推動作用。建筑工程機械的結構件多為焊接件,為提高焊接質量和效率,滿足市場的需求,目前許多工程機械廠商紛紛要求采用機器人進行焊接。
電話:023-88616892
131-9305-9065
139-9625-7332
719120288
公司地扯: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海龍工業園
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16-2017 重慶沐鑫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渝ICP備15011009號-1